<li id="wkceg"></li>
<rt id="wkceg"><delect id="wkceg"></delect></rt>
<bdo id="wkceg"></bdo>
<strike id="wkceg"><acronym id="wkceg"></acronym></strike>

  • 賬號:
    密碼:
    智動化 / 文章 /

    面對FO-WLP/PLP新制程技術的挑戰(zhàn)與問題
    [作者 盧傑瑞]   2020年01月15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: [28022]

    就特性上來說,F(xiàn)O-WLP/PLP是一種具有比覆晶封裝具有更好電氣特性的封裝觀念技術,并且在面對晶片薄化要求時,也具有較小熱變形的特性。從大約五年前開始,逐漸擴展應用在RF,功率放大器,基頻等等的晶片產(chǎn)品上。更進一步的,從今年開始,由于出色的電氣特性和布線密度,F(xiàn)O-WLP/PLP更被應用在自動駕駛必或缺的雷達半導體上。


    與常規(guī)的覆晶封裝相比,雖然FO-WLP/PLP能夠達到更高性能和更薄的晶片體積,但是因為來自于FO-WLP/PLP的制程良率和材料等等的相關問題,也大程度的影響了FO-WLP/PLP生產(chǎn)成本。


    當然,在一項新的生產(chǎn)技術在被導入時,常常會面臨著許多的課題需要被解決,包括了生產(chǎn)設備、材料、制程手法等。當然,今天的備受注目的FO-WLP/PLP也是存在著這些無法避免的挑戰(zhàn)。


    以目前的技術材料限制下,就大方向而言FO-WLP/PLP這個新的技術急需要面對幾項問題跟挑戰(zhàn)。包括了,黏著劑需要具備相當好的晶片黏著特性、進行成型化合物時的蒸氣去除控制、翹曲控制,以及針對面板級制程的均勻涂布與Debonding(圖一)。


    圖一 : FO-WLP/PLP急需要面對的問題跟挑戰(zhàn)(參考資料:TOK、智動化整理繪制)
    圖一 : FO-WLP/PLP急需要面對的問題跟挑戰(zhàn)(參考資料:TOK、智動化整理繪制)

    第一、在進行晶片固定制程時,黏著劑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,是否挑選了特性相當優(yōu)秀黏著劑的話,將會直接影響產(chǎn)品的良率,也就是說成本是否能夠降低的一大關鍵因素。


    黏著劑的基本作用是能夠讓晶片可以在基板上黏著好。由于在進行晶片固定時,會對晶片施加一定程度的壓力,讓晶片能夠固定在預定的位置上,如果黏著劑不具備較佳的黏著性,會在晶片與基板之間產(chǎn)生空隙,使得空氣跑進這些空隙之中,形成所謂的氣泡。因此,選擇黏著劑的第一要件就是要不容易在晶片與基板之間產(chǎn)生氣泡。


    第二、再來就是需要一個與黏著劑搭配最適合的molding制程,因為當晶片固定基板時,molding制程的特性是高溫又高壓,如果黏著劑在高壓、高溫之下,會出現(xiàn)黏著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時,就會使得晶片出現(xiàn)位移,而造成失敗的現(xiàn)象,因此,必須要高壓高溫之下,黏著劑能夠把晶片固定的非常牢固,這時molding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。


    第三、就是要能控制所謂的蒸氣發(fā)生,當在進行molding的制程后,是很容易會出現(xiàn)蒸氣,因為里面會有一些水分子造成蒸氣,而這些由水分子產(chǎn)生的蒸氣,會讓晶片與玻璃層之間產(chǎn)生剝離的情況,所以蒸氣的控制是非常的重要。


    最后,是翹曲的控制(Warpage control),尤其是在面臨進行Fan Out面板級制程時,會經(jīng)常遇到所謂卷翹的問題,面板大概會產(chǎn)生在2~3mm的翹曲,而這樣的彎曲程度會讓基板與晶片出現(xiàn)10mm左右的間距。因此,這時就必須透過專用的設備與技術,來對基板進行翹曲的控制。


    需要相當好的晶片黏著特性

    導入Fan Out制程時到底要怎么樣來選擇這個黏著劑的特性,就是說要能夠容易進行黏著。當然黏著力是最重要的條件,除此之外,還必須有耐熱的能力與容易被完全清除,而且更需要能適用在EMC(環(huán)氧成型化合物;Epoxy Molding Compound)mold這個制程之中。


    圖二是一項對于不同黏著劑在溫度與模數(shù)(Modulus)的比較結(jié)果。在圖中,橫座標代表的是溫度,而直座標則是Modulus,在這里Modulus所代表的是固定能力,Modulus越高的話,固定能力就愈強,而Modulus愈低便是愈柔軟。



    圖二 : 黏著劑在溫度與模數(shù)(Modulus)的比較結(jié)果。 (資料來源:TOK)
    圖二 : 黏著劑在溫度與模數(shù)(Modulus)的比較結(jié)果。 (資料來源:TOK)

    越牢固越下面,它就越松。黑色這個曲線代表的是在進行Wafer bonding常用的黏著劑,而紅線則是Fan Out制程所專用的黏著劑。


    從圖表中可以看到,Wafer bonding常用的黏著劑,在溫度200度以內(nèi)時,這個黏著劑的黏著能力是可以將晶片黏著的相當穩(wěn)當,但當溫度高于200度時,就開始軟化,而軟化也就代表固定效果變差。也就是說,當進行晶片與玻璃基板Wafer bonding制程時的溫度,必須要在200度以下的溫度,才具備高度的黏著可靠度。


    而代表Fan Out制程所專用黏著劑的紅色這條線,雖然它的特性在較低溫時,也是較柔軟,但是制程溫度持續(xù)增加下,即便是超過了200度,還是可以維持在一定范圍的黏著能力值,因此相當容易能夠依照這個特性來調(diào)整相關的制程。


    一般來說,F(xiàn)an Out制程技術下,當在進行晶片bonding階段的溫度大多是100度以下,不過當制程來到molding,也就是晶片固定,這時候的溫度就會升高到180度左右,如果這時黏著劑的耐高溫能力不足時,就會出現(xiàn)前述晶片位移的情況而導致失敗。也就是說在進行晶片molding的時候,黏著劑必須要在高溫維持可以黏著相當牢固的這樣一個特性。


    圖三和圖四是日本東京應化工業(yè)在Die bonding跟molding的部份,做一個黏著劑的一個比較模擬驗證結(jié)果。


    測試的條件是,在玻璃基板上,分別涂布了5μm的Wafer bonding與Fan Out制程用的粘著劑,而晶片的面積是5mm X 5mm。之后在80度的溫度下進行bonding。


    首先從正面的俯視照面看下去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圖三中,無論是使用Wafer bonding或Fan Out制程用的粘著劑,都是沒有氣泡的,也就是說沒有空洞。



    圖三 : 旒著劑涂布後,正面的俯視照面。(資料來源:TOK)
    圖三 : 旒著劑涂布後,正面的俯視照面。(資料來源:TOK)

    但是,當進行molding制程時,測試的條件是涂布了50μm的黏著劑,但是因為東京應化工業(yè)并沒有molding的設備,這個測試是工程師利用上下都是矽膠來代替晶片與玻璃基板。測試的溫度分別是攝氏120度、140度跟160度。


    當進行測試時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到當溫度升高時,圖四的雙方會有相當明顯的變化,尤其是在邊緣的部分。在120度和140度時,雖然邊緣的變化其實不大。但是當溫度已經(jīng)來到160度的時候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矽膠的邊緣會有黏著劑一點點溶解所產(chǎn)生凸出的一個變化。



    圖四 : 當溫度升高時,雙方會有相當明顯的變化。 (資料來源:TOK)
    圖四 : 當溫度升高時,雙方會有相當明顯的變化。 (資料來源:TOK)

    所以經(jīng)由這個驗證可以知道,如果使用Wafer bonding黏著劑在進行molding制程時,在高溫的情況下會有Die bond的位移,如果是使用專為Fan Out所開發(fā)出來黏著劑,可以看到它在各種溫度,尤其是在高溫的情況下,是不會有任何的變化。


    也就是說,在進行molding制程時選擇針對Fan Out專屬開發(fā)的黏著劑是非常重要的。


    蒸氣的去除控制

    選擇不適當?shù)酿ぶ鴦┏嗽趍olding階段會造成晶片位移之外,還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出現(xiàn)蒸氣。大家都能夠了解,如果不采取有效解決方案的話,就照這樣molding下去,其實會產(chǎn)生非常嚴重的蒸氣問題。因此,接著來討論Degas的挑戰(zhàn),如何在molding這個制程下進行有效的蒸氣控制。


    首先,先了解一下蒸氣會產(chǎn)生什么問題。當把晶片置放上去之后,緊接著就會開始進行molding來將晶片固定,如果這時在晶片與基板之間產(chǎn)生空氣的話,不僅黏著效果會不好,甚至會有剝落的問題。這是因為mold compound的一個特性就是很容易吸濕,然后吸濕就會產(chǎn)生蒸氣,而蒸氣就會導致黏著剝落。


    圖五是蒸氣的問題出現(xiàn)在molding時的結(jié)果。左邊的照片可以看出來出現(xiàn)很嚴重剝落的情況,而右邊則是沒有剝落的完全正常狀態(tài)。



    圖五 : 在molding時出現(xiàn)蒸氣的問題。(資料來源:TOK)
    圖五 : 在molding時出現(xiàn)蒸氣的問題。(資料來源:TOK)

    因為有蒸氣而產(chǎn)生的剝離現(xiàn)象,要怎么樣去解決這個問題,主要來講可以有3個方法。


    第一個方式,是讓黏著這個涂層非常穩(wěn)定,固定的非常牢固。如果蒸氣很強的情況下,可以因為黏著劑本身非常的牢固,使得因為蒸氣所產(chǎn)生的影響會大幅降低。第二是改良mold compound,讓蒸氣量降低,但在mold compound這個部份降低蒸氣量其實是很難的,有技術上的困難性,目前還看不出來有比較好的方式。


    第三是冷卻處理,因為在排氣之后蒸氣量會降低,所以在進行mold compound之前先做冷卻處理,可以有效減少蒸氣所帶來的影響。不過,這個方式大多業(yè)者都不太愿意采用,因為會影響到制程,整個時間跟效率是會對成本帶來巨大的影響,所以這樣的方式不太容易被接受。


    關注熱膨脹系數(shù)來降低基板的翹曲

    另外,對于FO面板級的制程技術而言,翹曲的控制也是影響良率的一個關鍵課題。


    圖六與圖七是翹曲(Warpage)控制的案例。在這兩個案例顯示了熱膨脹系數(shù)(CTE)對于翹曲的影響。



    圖六 : 翹曲控制的案例。(資料來源:TOK)
    圖六 : 翹曲控制的案例。(資料來源:TOK)

    圖七 : 翹曲控制的案例。(資料來源:TOK)
    圖七 : 翹曲控制的案例。(資料來源:TOK)

    在Wafer bonding下,把晶圓固定之后,可以看到矽晶圓的CTE大約是3 ppm,而玻璃基板的熱膨脹系數(shù)一樣是3 ppm,這代表著不太存在因為熱膨脹系數(shù)所帶來的影響,因此在Warpage影響中,曲線幾乎是呈現(xiàn)水平的。


    但另一方面,環(huán)氧成型化合物 (Epoxy Molding Compound;EMC)的mold compound大概是10 ppm左右,所以貼合在3ppm的這個玻璃上面,它的翹曲度就會相對變得很大。這個就是所謂熱膨脹系數(shù)的誤差率,也就是3 ppm跟10 ppm之間的落差,落差越大所造成的翹曲率就越大。


    因此需要去選擇玻璃材質(zhì)熱膨脹系數(shù)的值,只要拿捏恰當,翹曲率就可以被控制得很好。這是單純針對EMC的這個制程,在玻璃基板所顯示的一個結(jié)果。


    但是會影響翹曲并非只有玻璃基板材質(zhì)的熱膨脹系數(shù),因為在制程里面還會有RLD跟D晶片,所以再加上去又出現(xiàn)更多不同的組合結(jié)果。所以,降低翹曲率從熱膨脹系數(shù)做一個調(diào)整可以達到有效的改變來達到降低的目的,另外,也可以利用Fan Out 面板級專用設備來改善翹曲的問題。


    對面板級制程的均勻涂布與Debonding

    黏著劑的涂布對于Fan Out 面板級也是一項相當程度的考驗。一般來說,黏著劑在晶圓級的涂布方式和面板級的涂布方式有著結(jié)構性的不同。


    從圖八可以看出來,晶圓級是透過Spin的方式來進行coating,而面板級則是采用Slit 的方式coating。



    圖八 : 進行Coating制程時,晶圓級是透過Spin的方式,而面板級則是采用Slit 的方式。(資料來源:TOK)
    圖八 : 進行Coating制程時,晶圓級是透過Spin的方式,而面板級則是采用Slit 的方式。(資料來源:TOK)

    其實,對于LCD、FPD等平面顯示器制程中.本來就有Slit coating這樣的一個技術,但是同樣的設備卻并沒有辦法完全被套用在Fan Out制程技術里。主要有3個原因。


    首先,涂布的時候沒有辦法均一,對于Fan Out面板級來說,coating之后需要有均一性平整性。


    以FPD來講,它只要15 mm里面涂滿就可以了,但是面板級它就更嚴謹,只能從邊緣開始算5到6個mm,大概3分之1不到,以厚度來講,必須要很精準在5mm里,而且要均勻的涂滿、涂平整,這是非常難的。


    再來是氣泡的問題,面板級因為比較厚,所以需要的涂層也比較厚,因此黏著劑濃度比較高、比較黏稠,所以中間就容易產(chǎn)生氣泡。因此必須要去除這些氣泡,如果利用一般FPD的技術,來把這個氣泡脫除掉是很困難的,這時就必須在PUMP這個部分做改變,來進行改良。


    再來就是先前提到的卷曲控制,因為只有10 mm那么大。如果是產(chǎn)生這么大的翹曲的話,就需要藉由設備讓基板平整,這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如果面板出現(xiàn)這么大的翹曲,是完全無法進行Slit coating,使得在良率上會出現(xiàn)很大的問題,所以很重要的就是進行Fan Out時要去控制卷曲度。另外還有debonding和Transfer bonder的部份。


    以面板及制程來講,必須要能夠控制它的壓力,越大的面積,就必須要均勻的去控制壓力,未來市場的需求是650mm乘以650mm這么大的面板的需求,所以這個部份的控制跟合并技術的開發(fā)跟設備的需求,都非常的重要,不僅可以防止氣泡出現(xiàn),還可以達到容易脫模。


    目前大多是用雷射去脫模,所以處理時間就會變成是一個關鍵。相對于一般12吋的晶圓來講,面板是非常的大,所以雷射反應的處理時間就會變得更長。


    另外,晶圓脫模之后的一個關鍵是handling。在Wafer制程的時候,是采用Dicing tape來做handling,但是在面板的部份是沒有Dicing tape,所以脫除之后面板的handling就很重要。


  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
      相關新聞
    » SEMI:2025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投資破千億 晶背供電、2nm技術可??量產(chǎn)
    » SEMI SMG:2024年Q3矽晶圓出貨量增6%終端應用發(fā)展冷熱不均
    » 巴斯夫與Fraunhofer光子微系統(tǒng)研究所共厭 合作研發(fā)半導體產(chǎn)業(yè)創(chuàng)新方案10年
    » 大同智能攜手京元電子 簽訂綠電長約應對碳有價
    » ASML助制造商簡化工序、提高產(chǎn)能 盼2025年降每片晶圓用電30~35%
      相關產(chǎn)品
    » 愛德萬測試推出最新影像處理引擎 瞄準高解析度智慧型手機CIS元件測試
    » 艾訊運動控制平臺 為晶圓生產(chǎn)設備提升良率與穩(wěn)定成效
    » 亞信將於2019 SIAF展出首款 EtherCAT從站控制晶片
    » ROHM研發(fā)出高可靠性1608尺寸白光晶片LED「SMLD12WBN1W」
    » 意法半導體8位元STM8L001精密型微控制器

    ?
   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

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遠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
    地址:臺北數(shù)位產(chǎn)業(yè)園區(qū)(digiBlock Taipei) 103臺北市大同區(qū)承德路三段287-2號A棟204室
    電話 (02)2585-5526 #0 轉(zhuǎn)接至總機 / E-Mail: webmaster@hope.com.tw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宁蒗| 西乡县| 桐庐县| 万盛区| 新兴县| 和林格尔县| 龙里县| 兴海县| 固阳县| 大同市| 大余县| 淳安县| 金华市| 和硕县| 明水县| 林口县| 易门县| 沂南县| 治县。| 昭平县| 芒康县| 黔东| 邵阳市| 公安县| 祁阳县| 汉川市| 双牌县| 页游| 广南县| 灵山县| 新昌县| 平陆县| 任丘市| 隆回县| 高唐县| 炎陵县| 延边| 房山区| 尼勒克县| 克什克腾旗| 蓝山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