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i id="wkceg"></li>
<rt id="wkceg"><delect id="wkceg"></delect></rt>
<bdo id="wkceg"></bdo>
<strike id="wkceg"><acronym id="wkceg"></acronym></strike>

  • 賬號:
    密碼:
    智動化 / 文章 /

    在線量測針對表徵和控制晶圓接合極度薄化
    元件封裝3D互連技術創新步伐
    [作者 M.Liebens等人]   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: [47241]


    元件封裝技術的創新步伐從未如今日這般高速并且有趣。以往的資訊經是由導線傳送,而近年來,各種3D互連技術在封裝中直接將構件相連接。隨著3D互連密度呈指數級別的增長,線寬需要微縮至5μm或者更低(窄)。然而,目前的3D-SIC(3D堆疊IC)的互連技術并不能支持這樣高的密度。如圖1所示,通過并行的晶圓前段制程,并結合晶圓到晶圓(W2W)接合和極度晶圓薄化步驟,以及采用3D-SOC(3D系統晶片)整合技術方案,則可以讓3D互連密度提升。



    圖1 : 針對3D-SOC應用的介電層晶圓至晶圓接合的整合方案。圖左至圖右分別為:上下晶圓對準、接合、薄化并進行下一步制程,例如TSV(矽穿孔)的後穿孔蝕刻、穿孔、導線和RDL(線路重布技術)。
    圖1 : 針對3D-SOC應用的介電層晶圓至晶圓接合的整合方案。圖左至圖右分別為:上下晶圓對準、接合、薄化并進行下一步制程,例如TSV(矽穿孔)的後穿孔蝕刻、穿孔、導線和RDL(線路重布技術)。

    在極度晶圓薄化制程的探索和開發過程中,文獻[1]和[2]中針對5μm的最終矽(Si)厚度規格,對不同的薄化技術,如研磨、拋光和蝕刻進行了評估。為了比較這些薄化技術,文獻中還定義了作為成功的薄化制程必須遵循的多項標準。首先,跨晶圓的最終Si厚度(FST)必須在一定的限度之內,這樣才可以保證諸如一個穩定的後穿孔蝕刻制程,并且到達正確的導線層。
    ...
    ...

    另一名雇主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
    一般訪客 10/ごとに 30 日間 読み取れません 付費下載
    注冊會員 無限制 10/ごとに 30 日間 付費下載
    VIP會員 無限制 20/ごとに 30 日間 付費下載
    金卡會員 無限制 無限制 特別割引
    相關文章
    ? 邁向太陽光電產業的循環式商業模式
    ? 由自駕車邁向智慧交通系統的進展
    ? 大批量制造的裝置疊對方法
  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
      相關新聞
    » SEMI矽光子聯盟啟動3大SIGs 搶攻2030年78億美元市場
    » 大同智能攜手京元電子 簽訂綠電長約應對碳有價
    » 儀科中心SEMICON展現自主研制實績 助半導體設備鏈在地化
    » SEMICON Taiwan開展倒數 AI與車電將助半導體產值破兆元
    » SEMICON Taiwan將於9月登場 探索半導體技術賦能AI應用無極限
      相關產品
    » 愛德萬測試推出最新影像處理引擎 瞄準高解析度智慧型手機CIS元件測試
    » KLA-Tencor推出全新FlashScanTM產品線
    » IMEC開發雙面n-PERT太陽能電池正面達到22.8%轉換效率紀錄
    » 英飛凌新款IGBT模組以62 mm封裝提供更高的功率密度
    » EVG突破半導體先進封裝光罩對準曝光機精準度

    ?
   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

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遠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
    地址:臺北數位產業園區(digiBlock Taipei) 103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-2號A棟204室
    電話 (02)2585-5526 #0 轉接至總機 / E-Mail: webmaster@hope.com.tw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开封县| 囊谦县| 新干县| 华容县| 宝坻区| 汉寿县| 溆浦县| 忻城县| 镇原县| 新竹县| 祁东县| 麻城市| 海原县| 洛扎县| 鸡西市| 嘉祥县| 汉阴县| 馆陶县| 巨鹿县| 宜城市| 海原县| 德安县| 怀仁县| 福海县| 武川县| 碌曲县| 大方县| 建瓯市| 江城| 土默特右旗| 噶尔县| 洛浦县| 临高县| 富平县| 廉江市| 新兴县| 甘洛县| 宁河县| 桃园市| 买车| 苗栗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