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i id="wkceg"></li>
<rt id="wkceg"><delect id="wkceg"></delect></rt>
<bdo id="wkceg"></bdo>
<strike id="wkceg"><acronym id="wkceg"></acronym></strike>

  • 賬號:
    密碼:
    智動化 / 文章 /

    制造業的ESG永續策略
    綠色供應鏈興起
    [作者 季平]   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: [7689]

    臺灣企業逾90%為中小企業,對於疫後才積極「數位轉型」的業者來說,剛拉近「零與一的距離」又得馬不停蹄地追趕永續ESG腳步,尤其制造業在工業4.0、綠色制造、綠色燈塔等浪潮下,有不得不綠的壓力。


    全球約137個國家宣示凈零,逾700家大型企業提出凈零宣言,如蘋果(Apple)、微軟(Microsoft)、沃爾瑪(Walmart)、NIKE及臺積電等。臺灣企業逾90%為中小企業,對於疫後才積極「數位轉型」的業者來說,剛拉近「零與一的距離」又得馬不停蹄地追趕永續ESG腳步,尤其制造業在工業4.0、綠色制造、綠色燈塔等浪潮下,有不得不綠的壓力。


    ESG由聯合國提出,做為評估企業是否符合永續發展目標的三項指標:環境(Environmental)、社會(Social)及公司治理(Governance)。未來評估企業優劣的標準不只財報數字,還有ESG,企業唯有擬定適合的ESG策略,才能適者繼續生存。



    圖1 : ESG涵蓋范圍
    圖1 : ESG涵蓋范圍

    環境成為風險議題 綠色風潮席卷全球

    歐盟早在2020年規定,500名員工以上企業需揭露環境、社會及治理(ESG)績效,該項指令於2023年擴大適用於員工達250名以上的企業。為達成2050年凈零碳排永續目標,全球企業紛紛走向碳排揭露、制定碳權與碳價,以及收取碳稅之路。歐盟早於2021年7月公布「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」,根據歐盟排放交易體系(EU ETS)的碳交易平均價格制定碳價,未來也將針對未遵守規定的進囗產品課稅,2022年起試行。


    臺灣環保署長張子敬指出,最快2023年訂出每公噸收取碳費的金額并開始徵稅,考量2.5萬噸以上企業的排碳量占比逾80%,將以2.5萬噸為標準「試辦」,建立分級制度,中小企業仍有緩沖期。雖然緩執行,對於碳關稅上路,仍處於懵懂階段的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不免焦慮,因為未來碳盤查、課稅或認證范圍包含機臺轉換、廠房綠化、綠建筑、凈水循環等面向,如何在短時間內徹底變綠,考驗各家業者的應變力、執行力與財力。


    產業現實:不夠綠、不夠ESG,等著被消失!

    為了與國際接軌,臺灣國發會已公布「2050凈零碳排路徑規劃」,金管會與相關部會則於2022年公布「上市柜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」,要求所有上市柜公司於2027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、2029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查證等項目,并於2023年起分階段進行,如資本額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柜公司、鋼鐵及水泥業需完成碳盤查,估計全臺約有19萬家中小型業者受到沖擊,尤其與國外大廠供應鏈有關、外銷歐盟地區為主的企業壓力更大,產業擴及電子、鋼鐵、金屬制造、紡織、運輸、食品等業。


    勤業眾信《#2022氣候變遷行動總盤點(Deloitte’s 2022 Climate Check Survey)》調查顯示,逾80%企業領袖認可投資永續具備長期經濟效益、近70%正在執行氣候減緩或調適策略,另有近40%的組織持續加速永續作為。反觀臺灣,中小企業家數近160萬,逾全體企業的98%,尤其制造業是用電大戶,如何綠化,搭上ESG永續潮流?


    勤業眾信2022年11月發布的《永續轉型應變之道:新世界秩序下的氣候政策》報告提出三項建議:深化國際或在地供應商之間的合作、提高供應鏈韌性,同時評估供應鏈資源配置的效益并增加投資。此外,建議企業端善用財務工具與內部碳定價,加速數位治理,建構完備的永續供應鏈。


    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則指出,國際碳關稅發展關??臺灣的出囗競爭力,而碳成本的提升將沖擊產品的價格競爭力,建議企業加強產品碳排放強度的管理與碳足跡監控,或者善用零/負碳科技,如氫能及碳捕集、利用和封存(Carbon Capture, Utilization and Storage;CCUS)等,做為凈零策略。或者可以運用云端替代方案,透過AI所驅動的邊緣檢測機制可以降低能源消耗、提高營運效率、監控及掌握效能,以及減少工作流程。



    圖2 : 根據臺灣的「2050凈零碳排路徑」規劃,電力碳排放占國內碳排放最大宗,因此「去碳電力」將是首要。
    圖2 : 根據臺灣的「2050凈零碳排路徑」規劃,電力碳排放占國內碳排放最大宗,因此「去碳電力」將是首要。

    五大關鍵推動制造價值鏈永續

    勤業眾信指出,「永續制造」可以提升企業收益、降低成本、減少浪費,還能提高營運效率,建議制造業在符合政策法規的前提下重新檢視與調整制造價值鏈。


    以下五大關鍵議題有助推動制造價值鏈朝永續邁進:


    1.設計:將永續融入產品設計與創造。


    2.采購:推動道德采購,選用可持續性原料。


    3.生產:以科技提高生產效率,以綠能打造未來工廠。


    4.運輸:優化運輸與配送,降低運輸成本及碳足跡。


    5.售後:透過循環經濟改變產品及原物料生命周期。


    以國際大廠NIKE來說,早已盤點并要求旗下供應商,小從貼紙,大到紡織機臺都必須經過認證;偉創力(Flex)公司開發可檢測能源、水和其他資源異常的系統,實施自動化、分析與物聯網(IoT)等技術,導入系統後降低20-90%的內部生態能源消耗,中國辦事處總電量使用降低31%;美國擴增實境公司Magic Leap透過可穿戴裝置和軟體技術培訓人才,減少約50%的碳足跡,操作員的工作時間減少約33%,生產效率提高至220%!


    在全球產業邁向潔凈供應鏈之際,臺灣制造業供應鏈若不能滿足品牌商對低碳、零碳排的要求,很難維持優勢或打入新的國際品牌供應鏈體系。近年臺灣制造業的ESG推動以大型企業腳步較快,以IC產業來說,生產過程會消耗大量的水、電,也會排放過多二氧化碳及廢棄物污染環境。據估計,一座半導體廠每年約耗電10億度,每年約使用一百多座標準泳池的水量。如何兼顧經濟產值與環境永續,符合碳中和、零碳排及企業ESG標準,各家IC業者煞費苦心。


    以龍頭大廠臺積電來說,南科興建的工業再生水廠將廢水經高級生物處理,大幅提高水質潔凈度,符合晶圓生產高標準,也能成為民生用水,透過水循環達到ESG目標;聯發科的積極作法是在先進制程技術上推動綠色創新,如節省晶片耗能、縮小產品體積;聯電聚焦於低功耗、低漏電/超低漏電及電源管理等產品研發,提高綠色產品的比重;聯詠針對OLED、數位影像控制晶片等產品導入制程微縮設計,使終端產品的一年用電量降低5,200萬度,相當於減少2.6萬公噸的碳排量。



    圖3 : 臺積電永續影響力評估模式。(source:臺積電)
    圖3 : 臺積電永續影響力評估模式。(source:臺積電)

    封測大廠日月光在傳統廠房導入低碳建筑概念,建置或改造建物結構、空調、照明及水資源管線等系統,或導入綠色產線,讓軟硬體設備更符合低碳標準。日月光也在楠梓園區興建水回收場,完善水循環系統,2016年以來省下約9,000馀座標準泳池水量,約降低70%的廢水排放。這些都是臺灣制造龍頭業者在工業4.0的軌跡下,將科技應用於綠色制造、生產以落實ESG的良好示范。



    圖4 : 日月光興建水回收場,完善水循環系統。(source:日月光)
    圖4 : 日月光興建水回收場,完善水循環系統。(source:日月光)

    前瞻與創意性的ESG做法

    走在更前面的國際大廠如蘋果(Apple)、Google等企業對於供應鏈的ESG、凈零減碳要求更為嚴苛。以蘋果為例,蘋果供應鏈占臺股市值近40%,在宣布2030年前所有供應商都必須符合《供應商行為準則》、達到100%碳中和時,已經有8%的廠商因不符標準或知難而退,消失於供應鏈名單中。


    這些國際級大企業近年來有更為前瞻的ESG永續作法,比方英特爾(Intel)在23個園區興建多達百馀個替代能源及再生電力裝置(如太陽能熱水與冷卻水系統),同時大量采購綠電,希??2030年前達到100%使用再生能源;超微半導體(AMD)則是在架構、封裝、連結性及軟體方面全方位優化設計與能源消耗量,進而使2022年的能源效率提高約6.8倍。


    企業在ESG永續轉型的過程中也可以透過專案合作、供應鏈采購、策略投資、社群及員工叁與等方式做到創新ESG運用。比方臺灣零售業龍頭統一超(7-ELEVEN)與腦性麻痹協會合作,透過零錢勸募所得回收塑膠包材,并與Story Wear設計結合,提供婦女就業機會,還順勢推出丹寧包、杯袋等環保周邊商品,落實循環經濟,并完善企業ESG;全家便利商店開發「AI鮮食訂購系統」,透過AI大數據預測鮮食銷售量,減少店內工作者75%的作業時間,進一步降低鮮食廢棄量,平均每月減少剩食達370公噸,等同每月為地球減少120公噸的碳排量。此外,企業還可以與地方創生概念連結,多元落實ESG。


    不過,對於制造業來說,落實ESG最大的痛點還是成本與能力,比方建筑物改成綠建筑、廠區綠化、凈水循環、機臺碳足跡等都需要投入換置或采購成本,許多業者往往是心有馀而力不足,加上短期若看不到回報,更容易卻步。


    對此,安侯建業(KPMG)??總經理林泉興認為,ESG長期趨勢不會改變,建議業者不要只看短期的成本與價格,而是要看長期的投資價值,尤其ESG企業未來可能吸引更多國際訂單與客戶。



    圖5 : 友達以自主技術完成制程用水零排放的工程。(source:友達)
    圖5 : 友達以自主技術完成制程用水零排放的工程。(source:友達)

    走向智慧制造有助ESG轉型

    如果擔心能力不足,也可以結合上下游或周邊產業鏈夥伴共組ESG轉型生態圈,一起尋找碳轉型商機與利基市場。除了方法論,對於制造業來說,數位轉型與智慧制造是直通ESG轉型的重要路徑。


    如何透過數位轉型結合智慧制造、企業ESG以跟上國際腳步?資誠(PwC)提出「建立信任」及「成就永續」為出發,建議業者發展涵蓋制度、流程、系統、溝通與確信機制,提供客戶從擬定策略目標、執行、衡量與管理、與利害關系人溝通的完整方法論及解決方案,如此有助客戶達成策略目標,并能深化與利害關系人之間的信任感。工業電腦大廠新漢鎖定工業4.0?目標,推出iAT2000云智化監控系統即符合此一概念,以自動化、機聯網、數據中臺、戰情室四階段完成系統整合。


    新漢制造總廠??總葉淑貞表示,新漢於2015年陸續數位轉型,從物料計畫、訂單整合、生產排程到出貨計畫一氣呵成,2022年在人力短缺5-10%、原物料短缺及運輸缺柜下,出貨仍成長約30%,庫存水位與2021年相同。2022年底智慧制造工廠已達95%無紙化,透過數位化即時RFID(無線射頻識別系統)監控生產與庫存、整廠機聯網資訊與資安以及電力,進一步邁向2030年ESG目標,碳排量約下降55%。


    產業龍頭攜手 加速產業綠化

    2022年11月,蘋果、微軟、亞馬遜、波音、空中巴士、富豪(Volvo)、馬士基、沃旭等65家跨國/跨領域企業組成「先行者聯盟」(First Movers Coalition;FMC),承諾於2030年前投入120億美元的綠色采購,以協助鋼鐵、水泥、化學品、航運等八大不易減碳產業盡速脫碳。


    ESG是全球趨勢,為長遠計,與其掙扎拖??不如迎頭趕上!全球ESG投資權威George Serafeim對企業踏出ESG第一步的建議是:


    (1)采用最具策略性的ESG作法;


    (2)打造ESG目標及責任結構;


    (3)鎖定企業目的,建立ESG文化;


    (4)推動正確的ESG營運改革;


    (5)與ESG有關的利害關系人進行有效溝通。


    唯有將ESG視為營運策略、建構ESG問責機制及ESG文化、建立互信的ESG組織架構并誠實傳遞資訊及面對結果,最後動態調整、檢討成效,才能逐步將ESG概念導入組織中,加速企業ESG轉型。


    相關文章
    ? 制造業導入ChatGPT應用最隹路徑 工研院機械所指引7大方向
    ? 智慧邊緣當道為工業電腦加值
    ? 中小微企業因應K型反轉
    ? 全球大型制造工廠正快速導入5G物聯網
    ? 智慧化浪潮迫在眉睫 制造業數位轉型刻不容緩
  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
      相關新聞
    » 第三屆香港國際創科展聚焦五大科技領域
    » 臺達支持全臺首部8K深海紀錄片電影《沈睡的水下巨人》 呼吁海洋保育與珊瑚復育
    » 臺船攜手大世科 打造首座5G AIoT智慧船廠
    » 大同與KPMG完成簽約 加速對美投資并購
    » 臺達於2025漢諾威工業展展出多元AI賦能解決方案 推動智慧產業與永續能源轉型
      相關產品
    » 泓格iSN-811C-MTCP紅外線感測模組 從溫度掌握工業制造的安全與先機
    » 凌華科技透過 NVIDIA JetPack 6.1 增強邊緣 AI 解決方案
    » 安勤推出搭載NVIDIA Jetson平臺邊緣AI方案新系列
    » 臺達全新溫度控制器 DTDM系列實現導體加工精準控溫
    » 西門子下一代AI增強型電子系統設計軟體直觀且安全

    ?
   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

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遠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
    地址:臺北數位產業園區(digiBlock Taipei) 103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-2號A棟204室
    電話 (02)2585-5526 #0 轉接至總機 / E-Mail: webmaster@hope.com.tw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宁武县| 同仁县| 潜山县| 疏勒县| 弥渡县| 台北市| 剑阁县| 横峰县| 全南县| 子洲县| 股票| 仪陇县| 长垣县| 商城县| 莎车县| 武汉市| 大同市| 台东县| 佳木斯市| 正定县| 新沂市| 内江市| 无棣县| 桂林市| 铜梁县| 三明市| 和硕县| 措勤县| 九龙县| 东海县| 洛南县| 慈溪市| 琼结县| 常熟市| 文水县| 盐津县| 阳新县| 鄂伦春自治旗| 高邑县| 平定县| 武功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