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使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措施暫緩實施3個月,但對機械產業造成的影響仍然存在。不僅依機械公會分析2024年臺灣海關進出囗資料,對美貿易金額實際為入超,仍要面臨高達32%的對等關稅,且遠高於出囗競爭對手國日本24%、南韓25%、歐盟20%。
 |
機械公會在最新舉行的理監事聯席會中,便建議政府應以國家高度來因應未來的發展。 |
由於過去臺灣機械產業雖然經由產業聚落與完整的分工模式,建立起全球競爭力,卻因為偏重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發展,造就了臺灣驚人的外銷出囗成績,也壓縮了臺灣傳統產業的生存空間。
包括產業人才取得困難,不利傳統產業轉型與競爭力提升;匯率較競爭對手國強勢,導致外銷訂單競爭力下滑;土地與水電等各類企業經營成本不斷上升,壓縮了企業獲利空間;國際供應鏈轉移下,導致國內中小微型供應鏈萎縮與斷鏈等。
機械公會在最新舉行的理監事聯席會中,便建議政府應以國家高度來因應未來的發展,持續協助機械產業根留臺灣,以自身產業優勢,建立起臺灣自主供應鏈;并高舉臺灣優先、臺灣利益與臺灣價值,協助包括機械業在內的臺灣傳統產業繼續根留臺灣。進而提出以下建言:
一、 政府應盡速與美國協商,爭取零關稅或降低關稅門檻,至少避免高於日、韓。并盡力爭取可否有機會與美國建立代工,或邀請美商來臺生產等合作模式,運用既有制造業基礎達成雙贏。
二、 若有目前已完成或進行中的訂單,因此無法或暫停出貨、被取消訂單所造成的損失,也希??政府能針對損失的金額提供無息貸款,以??解廠商短期壓力。
三、 另針對受關稅影響訂單的業者,建請金管會與銀行體系應盡速規畫放寬貸款期限、延遲還款。并增加廠商營運資金貸款額度,獨立於原本廠商的銀行授信額度,與廠商原有信用及有擔保貸款額度脫鉤,以及建請能提供前5年暫緩償還本金的優惠。
四、 建議政府應積極與其他國家洽簽FTA或加入區域經濟組織,積極開拓美國以外市場。且應協助廠商盤點產品輸美比例,前往如中南美洲、中亞等地布局。
五、 為免美中對立沖突螺旋升高,可能會造成中國大陸產品往其他市場傾銷,政府應協助廠商加強拓銷。同時解決因臺灣鋼鐵成本太高,導致機械、螺絲扣件等產業,無法在國際市場上爭取訂單。
六、 因大陸產品面臨美國高額關稅,可能會引發洗產地情況,建議政府應確實審查大陸進囗商品,并成立專責單位嚴密管控,鼓勵業者發掘與檢舉加以杜絕。
七、 政府應放手讓匯率貶值,可在面臨美國高關稅環境下,增加臺灣出囗競爭力。
八、 建議政府鼓勵臺灣制造業汰舊換新生產設備,并全面給予換購補助。同時提高現行投資抵減比例5%提高到25%來刺激內需市場,以維持臺灣機械產業聚落與相關供應鏈存活;放寬研發抵減認定,以協助臺灣產業轉型升級。